近日,港大 25Fall 入学开放日吸引超 7.6 万人涌入,再次凸显港校的巨大吸引力。对于很多家长来说,港校离家近、性价比高、含金量高,是理想的选择。那么,港籍生是否必须读 DSE 才有利好?不同身份的申请者该如何选择课程体系?港校更偏爱哪类国际课程呢?今天就为大家深入剖析。
申请港校的主要课程体系
香港高校招生政策多元化,理论上各类课程体系的学生都能申请,主要有以下几种:
HKDSE 香港中学文凭课程:也被称为 “香港高考”,学生完成中六学业后通过该考试申请大学。课程包含 4 门核心科目和 2 - 3 门选修科目。它是全球可用中文作答的国际课程,受中国港澳及 300 多所英美澳加新高校承认。不过,英文是必修科目,及格线约为雅思 6.5 分,好学校要求更高。
IBDP 国际文凭课程:注重学生全面发展与思维培养。学生需修习 6 大领域科目,分 HL 和 SL 难度,还要完成 CAS 活动、TOK 论文和 EE 拓展论文。学制短、强度高,受港校及全球高校高度认可,但对学生综合素养和时间管理能力挑战大。
IAL/A - Level 英国高考课程:A - Level 是英国学生的大学入学考试课程,有三大考试局。Edexcel 考试局的 IAL 专为国际学生设计,与英国本土 A - Level 证书效力相同。课程有 70 多门供选择,学生每年可多次参加大考,最后提交 3 - 4 门成绩申请大学,但高分段竞争激烈。
AP 美国先修课程:由美国大学理事会提供,有 22 个门类、37 个学科,可让高中学生提前接触大学课程。优秀的 AP 成绩能提高大学申请竞争力,通过考试的课程还可折抵大学学分,但课程难度大,相当于在高中提前学大学内容。
OSSD 加拿大安省高中文凭课程:教学过程和考核标准由加拿大安大略省教育厅监管。学生需获得 30 个高中学分、10 小时社会实践并通过 10 年级英文水平测试,国际学生本国课程可转换学分。它没有大考,采用过程式评估,考试压力小。
内地高考:是内地学生申请港八大的主流方式之一,港八大均面向内地高考生招生,要求高考成绩超一本线 130 分以上,英语单科 130 分以上。
港校录取 “偏好” 解析
从香港高校联招处数据可知,港八大 15000 个名额中,80% 的本科学位留给本地生。以香港科技大学为例,六成招生名额分配给港籍 DSE 学生,这体现了港校的招生偏好。
港籍生 + DSE 课程:这是港校首要录取渠道。港籍生通过港校联招系统,可享受本地生专属通道,录取分数线通常低于非港籍考生。
港籍生 + 国际课程:港籍生除 DSE 外,也可选择国际课程申请港校。升学时会被划分为 “国际生”,但仍属本地生,享有学位、学费和优先录取优势,且该赛道竞争相对没那么激烈。
非港籍学生:非港籍 + IBDP/DSE/A - Level/OSSD 课程都可申请港校,关键看哪种课程更适合自己以及港校对各类课程的分数要求。比如,港校对 IB 课程认可度高,一般 IB 拿到 32 分以上可冲刺港前三;A - Level 课程体系在香港本科国际课程体系学生录取中占比高达 68%,不同学校对 A - Level 成绩要求有阶梯差异;选择 AP 课程的学生,至少需 5 门 AP 满分且 SAT 成绩达 1480 - 1500 以上才可能被港大、港科大等考虑。
目标港校如何规划
冲击港校,身份是第一优势,其次是课程选择。家长可从以下几方面筹备:
提前身份布局:获取香港身份能很大程度助力申请,且不受课程体系影响。
精准挑选课程:综合港校对课程的认可度、要求以及孩子的优劣势、能力等,匹配合适的课程。
丰富背景履历:不要只关注学术分数,参与和目标专业相关的活动、竞赛及科研项目,能增强竞争力。
尽早制定规划:明确课程与活动安排,提前规划英语学习方案,保持优秀的学术与综合能力,提升录取率。
如今港校大热,DSE 学校众多,家长可为孩子提前做全案升学规划、学校深度咨询、提前摸底评测等。


